甘顯華扇藝工作室
咨詢熱線:+ 86-566-5572022
九華扇起源

      九華扇在我國約有 2200 多年的歷史,可追溯的傳承已有 140 多年。

      最早的歷史記錄是在西漢時期,劉歆著、東晉葛洪輯抄的《西京雜記》卷一記載:漢宮扇有雲母扇﹑孔雀扇﹑翠羽扇﹑九華扇﹑五明扇。

      東漢時期,漢恒帝賞賜九華扇於曹騰,流傳後代,曹操之子曹植得以親見,心有所感,發而為文創作《九華扇賦》,又有楊修為九華扇誤點成蠅的典故。

      南北朝時期,梁沈約作 《詠竹火籠》:「雖為九華扇,聊可滌炎氛。」

      唐朝詩人梁鉉《天門街西觀榮王聘 妃》中的」燈攢九華扇「

      宋朝王質《九華扇》:「玉斧修成玉兔宮,蕭蕭無日不秋 風。九華紫翠騰空起,取次拈來在掌中。」

      明代歐大任《燕京篇》中「塵逐妖童九華扇」。

      清朝時期,漢宮扇沒落,逐漸被人淡忘,直到民國時期,甘顯華祖上創立九華扇坊,對漢宮扇進行改良,九華扇才得以傳承,每個朝代都有九華扇的身影,深受人們的喜愛。


      九華扇的製作選料獨特,做工精細,富有獨特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發展歷史,是上乘的民族傳統工藝品,飽浸民族文化氣息,極具民族特色。可追溯的傳承已經有五代,順應時代發展,技術改革創新。從文化價值來看,九華扇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適合文人習字畫畫,是饋贈他人的極佳禮品。


      近 100 多年,九華扇一直是家族傳承,中間差點斷層,直到甘顯華師傅重操舊 業,讓九華扇得以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為了更好保護九華扇製作產業的健康發展, 甘霖成立青陽縣天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註冊「九華扇」、 「德願館」、「甘顯華」等商標,建立微信、微博等網絡宣傳賬戶,打通淘寶、拼多多等網絡銷售渠道, 
並於 2019 年受池州民間藝術家協會邀請參加第四屆安徽省剪紙藝術節暨第三屆阜陽文博會,期間深受廣大文藝愛好者喜愛。

 

      甘顯華,九華扇可追溯傳承第四代傳人,自小跟隨父親學習製扇技藝,通過40多年從事九華扇工藝的挖掘、研究和保護工作,並多次進行積累,擁有了豐富的製扇經驗。2013年幫朋友修復古扇,並在朋友幫助下回鄉專門從事古扇修復。 2016年第五代傳人甘霖成立青陽縣天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完成相關專利申請,並培育近10畝竹木種植基地。2018年受池州民間藝術家協會邀請參加第四屆安徽省剪紙藝術節暨第三屆阜陽文博會。2019年設立甘顯華扇藝工作室,並建立九華扇展廳。2022年池州民間藝術家協會舉辦的「盛世風物」民間文藝精品展獲得銀獎和銅獎。...

在線客服
聯系方式

熱線電話

+86-566-5572022

上班時間

周一到周五

二維碼